源码一粟 不确定的2023年我们用这23个关键词锚定

站在新旧交替的时刻,能锚定世界“确定性”的或许只有科技。我们可能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上,酝酿着从0到1的科技创新。在这个大周期、大转型、大有可为的大时代,12月28日,源码一粟「信念一跃直播间」邀请到拾象科技的CEO李广密;得到App总编辑、《详谈》丛书主理人李翔;超悦视界的创始人&CEO张猛和源码一粟的张星辰,一起展望了2023年的科技大猜想。

关于刚刚落幕的2022 ,关于即将启航的未来,关于下一代互联网的雏形,关于AI能力大爆发将给软件、硬件各带来什么样的突破进展,关于下一个万亿美元市场的猜想,关于创业公司在这样的时代浪潮里可以抓住哪些机会,他们贡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直播。

从这场直播中,我们挑选出23个关键金句与诸位分享。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用科技锚定世界的“确定性”。

2022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作为创业者,感触最深的是什么?作为创业者和观察者,他们给出了各自的答案。

变化的力量。张星辰:源码一粟叫投资于信念一跃:聚焦于种子阶段的投资品牌。我们相信科技变化的力量非常持久,我们愿意去追寻哪怕能够带来一点点变化的那些创业者。

父亲会在意100年后的世界。张星辰:我之前不太在意2100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但是我现在觉得2100年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对我很重要。

无常。张星辰:科技的发展方向是确定的,事情是无常的,2022特别大的感慨在于大家创业开始方式多种多样,特别有意思。

全球化。李广密:中国更多的创业者更加重视全球化的机会,更多的开始思考一些海外的机会。

估值。李广密:对2022印象最深的是科技公司的整体估值体系有调整。期待未来一级市场估值体系更回归正常。

永无止境。张星辰:美国可控核聚变的新闻代表着人类不断的去探索科技的边界,永无止境的往前去探索的精神。

中国机会。李翔:可控核聚变领域的进展或许从来都不算最热门的新闻,但它代表着物理世界的基础设施又一重跨越式发展的可能,中国制造业在改革开放四十余年内的积累,将给予中国创业公司独特的发展机会与发展空间。

刚需,且商业向好。李翔、李广密:能源本来就一直是整个商业文明不断进步发展特别底层的东西,现在的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它其实是代表了商业向好的一面。能源是比数字化更基础、更刚需的。

超指数级。张星辰:可控的核聚变、核裂变将带来能源领域超指数级的提升。创业公司可以有很多机会,或许装置本身是由大公司或国企来做,但是装置的各种材料零部件、各种检测设备,对创业公司来讲都是非常大的机会。

机器人与AI能力的结合,在未来会带来更多机会,如果说过去二十年机器人行业在积累技术、供应链与应用场景,那么接下来的三四年,则即将见证机器人能力的大爆发与大有可为。

“我,机器人”。李翔:人类为什么这么痴迷人形机器人?因为人类对于面孔、表情,尤其是微笑有亲切感,接触起来障碍更小。

颠覆性。张星辰:因为AI的能力发展可以在未来一两年达到更好状态,机器人的技术跟AI的结合会成为核心。我们将看到越来越多的多模态,视觉+语意,或者视觉+说话等,机器人可以直接进入商务和日常应用场景。

优势。李广密:机器人会是下一个未来终端。机器人行业在过去三四年明显提速,临界变化点可能就在未来几年到来。中国创业者的优势在更成熟的供应链、更低的硬件成本和计算成本。

AR、VR、MR、XR、区块链、元宇宙、Web3……这些热门词汇在过去一年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讨论,但究竟什么是真正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又有什么用户能够感知到的好产品、好应用可能在未来几年内诞生?2023年可能是至关重要的一年。

苹果。李广密:从投资视角观察,苹果明年即将发布的XR头显设备,会给整个产业链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不管是AR、VR,包括大家提的Metaverse,Crypto,这些关键词之所以那么诱人,本质上都是因为它们都代表着对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探索。

创业新大陆。李广密:新的终端当然重要,还需要更多技术整合带来的更新的体验。未来要么这些大公司把新一代基础设施做好,要么就是新公司拥有乔布斯这样的天才产品经理,打开新的创业新大陆。

交互。张猛:下一代互联网终端,本质上是更加高效的三维计算平台。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察和与它的交互,过去是写在纸上,后来是展现在屏幕上,下一代的交互技术,应该是用更符合正常人交互的方式去与三维世界打交道,这是互联网技术面临的问题,也是它的机遇。

“沉浸式”。张星辰:3D体验带来的这种沉浸感实在是太震撼了,这是我最期待的东西。如果2023年有任何一个产品可以让我能瞬间感觉进入演唱会或是其他沉浸式现场,那就应该是下一代互联网的雏形。

入局。张星辰:下一代软件的体验,不管是游戏、娱乐、办公,几乎都是创业公司的机会和天下。AR、VR领域的软件应用的创业者们,可以鼓起劲来开干了。如果现在还没入场的线年是你们最好入局的时间点。

基础设施。李广密:如果这个产业未来产生十万亿美元市值的话,大公司可能会拿走七万亿美元,创业公司则分剩下的三万亿美元。比如虚幻引擎的研发需要巨大的研发和人力投入,这需要公司有极强的现金流支撑。但如今这样的技术走向开源,又给创业公司带来了新的机会。

天赋。张猛:硬件终端平台在打磨产品,同时在解决介于工艺和科研之间的一些问题,当供应链相对成熟之后,会有更多的创业公司在终端级别加入,应用层面则有很多的机会留给众多有天赋的创业者。

当我们讨论Software 3.0,我们讨论的并不仅仅是生产力的进展,更是新与旧、传统与创新、大公司与创业公司之间的重重博弈。会是传统公司整合应用场景与使用体验,还是创业公司抓住Software 3.0的机会,一跃成为“新贵”?不远的未来,就见分晓。

吞噬。李广密:AI公司这一波是更深层次的解放了人的生产力,也更智能,替代了一些基础工作。以前都提软件吞噬世界,现在AI又吞噬软件。明年包括接下来几年会明显看到一个博弈的趋势——要么是传统软件继续叠加AI能力变得很强很强,要么是AI软件来挑战传统软件。

驱动。张星辰:“编程可能会被终结”——本质上,我们的工作做事情的效率可能会被极大地提升,这里面会有非常多很好用的工具,工具是AI能力驱动的。

普通人。张猛:AI能让更多普通人、更低门槛去创造,这个就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猜想,也需要无数人为之付出聪明才智,与海量真金白银的投入。就如同张星辰在直播中所说——这世界有70亿人,当每个人的生产力都被新的技术所提升,它带来的价值必然是巨大的,向外,我们的未来是星辰大海,向内,机会则蕴藏在为每一个普通人赋能的日常。

70亿人。张星辰:AI带来的的确是各个层面的效率的提升,如果我们算最大那个账的线亿人,每个人他的生产力都被提升,然后我们看他提升的价值有多少。未来的万亿公司,此刻正在萌发。

壮美。张星辰:强能力、通用型机器人出现,会改变很多事情,它将提高物理世界几乎每一个层面的效率。机器人会从体力或者体力+脑力结合的角度大幅提升人类的效率,未来十年,机器人领域里面见到的增幅会更加激烈,可以用壮美这个词来形容。

健康。李广密:比较期待未来能实时监测生命体、人体健康的各种数据,就是你的健康程度、你的心情、你的各种电波,这可能是一个诞生很大公司,甚至万亿美元公司的可能性。

向外。张猛:向外的方向,代表性的公司是SpaceX,诚然现在它的一些收入来源是相对有限的,但它的技术领先和这个技术的拓展性,包括后面做交通工具到民用、到未来的深耕探索,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万亿美金。张猛:向内的方向,作为一个AR、VR从业者,我依然看好在C端三维世界交互的应用开发带来的大量机会,相信会有千亿甚至万亿美金市值的公司出现。

TG交流群(点击进入)----付费帮助搭建---修复---二开,以及发布求资源.
QQ交流群 922260178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