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魏延,相信很多人都会想起《三国演义》中他投降刘备时,诸葛亮说的关于他“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的话,但其实真正三国历史上的魏延是一个忠心耿耿的猛将,根本没有什么反骨一说。
作者罗贯中在这里加上这么一个虚构情节也是出于人物塑造的需要而进行了艺术加工。
后来魏延孤傲和待人趾高气扬的性格也似乎在印证着“久后必反”这一说法,同时他的行为也是引起许多蜀中大臣的不满,所以后来被人陷害谋反,没有落得好下场。
魏延临死前叫嚣于阵前“谁敢杀我!”极尽嚣张之姿态,然后被杀。但其实魏延前面还说了一句话,那句话才是导致他被杀的真正原因。
魏延第一次出场是在公元211年。前一年周瑜就已经去世,东吴入蜀计划被搁置。刘备于是趁机从孙权手中借来荆州江陵(南郡),进而顺理成章占据荆州五郡,真可谓大业初成。此时刘备正是受刘璋邀请入川相助。
魏延就是以部将的身份随刘备入川,他崭露头角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公元212年,也正是刘备入川第二年,刘备与刘璋决裂,在益州展开大战。
魏延在此次大战中屡立战功,战后被封为“牙门将军”,这样听起来可能感觉没什么。但如果知道赵子龙长坂坡孤身救阿斗之后也被封过牙门将军就可以想象魏延立下了多大功劳,以及刘备对他有多重视了。
另一个魏延的高光时刻就是刘备入主汉中之后了,公元218年刘备进攻汉中,于第二年入蜀,自称汉中王,定都成都。汉中已被攻下,自然是需要功高望重的大将镇守。
大家的心里已经认定这个位置肯定是三弟张飞的,毕竟生死患难的三兄弟一起打天下,历经艰险,现在终于如愿称王,自然是需要论功行赏。
也正是这样,刘备将汉中太守的位置交给魏延才引起群臣震惊,不可否认在汉中之战中魏延也有不小的功劳,但将这么重要的位置给他自然是难以令群臣信服的。
刘备自然也是知道大家都会不满意,然而他却没有着急替魏延说话,反而缓缓地问他:“魏延,授予你这个重任,你觉得能做好吗?”
魏延一向恃才傲物,这时候怎么可能认怂,只见他气宇轩昂地站在大殿之上,对刘备说,同时也是对群臣说:“大王,我受此重任一定不辱使命。曹操即使举倾国之兵力来犯,我也会为大王挡住他不让他踏进关内一步;如果是一个偏将带着十万人马来犯,我一定替大王悉数吞并他们!”
魏延声音洪亮,响彻大殿,震惊群臣,刘备听完更是连连点头称赞,知道自己所托没错。
从这些战事封赏可以看出,虽然经过《三国演义》之后,魏延给读者心中难免留下反复无常,心高气傲的印象,但他的领兵作战才能还是数一数二的。然而也正是天性好强,招致了他悲惨的“谋反”结局。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发兵北伐,命魏延为先锋大将,先行开路。然而天命难料,这一年的秋天诸葛亮病重,自感无力完成北伐重任,于是他将杨仪、费祎等人招至身边安排后事。
他让他们在他死后退军返回,并让魏延断后,但诸葛亮也考虑到魏延不顺从的情况,并吩咐说一旦他不服从命令就不用管他,自行撤退。丞相病逝,蜀军秘不发丧。
杨仪派人去打探魏延的心思,果然不出丞相所料,魏延执意北伐,声称不能因为一人身死而误国家大事,尤为不能忍受做替杨仪断后这种差事。魏延心高气傲,目中无人的特性在这一时刻凸显无遗。杨仪见丞相料中了魏延的反应,也就不再管魏延,自行撤兵。
魏延见那边自行撤兵也是恼羞成怒,带领大军赶超后方大部队,断了他们的退路。
他与杨仪对垒阵前,矛盾一触即发。毕竟同为蜀国军队,一开始只是两方对立,私下里魏延和杨仪都上表后主怒斥对方谋反。
后主看了也是头疼,不知道谁是忠臣谁要谋逆,这时候魏延日常目中无人得罪朝臣的负面影响又凸显出来了。朝臣无一替魏延说话,都向后主附和魏延有谋逆的心思。后主也是不留情面,向杨仪传达诛杀魏延的军令。
魏延自知辩白无望,走投无路之下决定率先发兵,然而这时候杨仪军方打出感情牌来,在魏延军队阵前痛骂魏延在丞相死后意欲谋反,实属该杀,兵士向前不明底细,现在弃暗投明还不会被处以谋逆罪名。
蜀军数十年沐浴丞相恩泽,听完这些话自然都是在丞相与魏延之间选择丞相,一时之间魏延部兵作鸟兽散,都奔向蜀军阵营。魏延只带了一些亲兵逃往汉中。然而逃归逃,嘴上还是不能认怂。
魏延死到临头还是嘴硬,再加上他自身的确武艺高强,所以被杨仪派来杀他的马岱一时还奈何不了他。然而他的狂傲再一次葬送了他,“谁敢杀我”就是在面对杨仪时他自负地说出来的。
也正是说完这句话之后,马岱拍马赶到一刀斩下了魏延,魏延也是为他的狂妄自负付出了生命代价。但其实真正激怒马岱的不是魏延那句“谁敢杀我”,那不过是一介匹夫的狂妄之词,真正激怒马岱,使得魏延送命的是他前面说的那些话。
原文:延大笑曰:“杨仪匹夫听着!若孔明在日,吾尚惧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谁敢敌我?休道连叫三声,便叫三万声,亦有何难!”遂提刀按辔,于马上大叫曰:“谁敢杀我?”
其实,“若孔明在日,吾尚惧他三分;他今已亡,天下谁敢敌我”这句话才是关键,魏延狂妄叫嚣的这句话,无疑是在给自己“绣龙袍”,才被马岱一怒之下斩于马下。
魏延的送命自然也有被陷害的因素,马岱也是一直不确定魏延究竟是真的要谋反还是一心要完成丞相北伐遗志,所以一直没有对他真正下手。
然而魏延千不该万不该在蜀军阵前说下那样一段大逆不道之言,马岱听完自然是怒由心生,魏延意欲谋反的意图也是坐实了,直接将魏延送上了灭亡之路。由此看来魏延的自负也是他招致杀身之祸的根源,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诸葛亮“反骨”一说的印证吧。
TG交流群(点击进入)----付费帮助搭建---修复---二开,以及发布求资源.QQ交流群 9222601782. 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请不要用于商业用途!
3. 如果你也有好源码或者教程,可以到用户中心发布投稿,分享有佣金分成!
4. 本站提供的源码、模板、插件等等其他资源,都不包含技术服务 请大家谅解!
5. 如有链接无法下载、失效或广告,请联系站长,可领回失去的金币,并额外有奖!
6. 如遇到加密压缩包,默认解压密码为"www.77ym.top",如遇到无法解压的请联系管理员!
7. 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站删除。免责声明
暂无评论内容